第3节课 《菩提到次第广论》释名(二) 课堂笔记(仅限于本群 请勿外传)

2019憶師恩法會讚頌《 正念威武 》


《 週末微電影 》師在我心

(为了方便同学复习和课前温习前一节课的内容,现为大家分享课堂笔记,此课堂笔记只限于本微信群本班同学使用,请勿外传,谢谢!)

前行:
--介绍《密集嘛》《心经》,继续熟悉前行缘念的仪轨
--同学们分享参加10月27日忆师恩法会的感想
--观看短片《师在我心》林杨月娥老奶奶的故事 (见以上视频)
-- 听赞颂《正念威武》 (见以上视频)

正行:
上次课我们跟随师父老师学习了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释名中的“菩提”和“道”,这次继续学习什么是“次第”。
结合真如老师讲解广论的《广海明月》,学习师父开示『菩提道次第广论释名』
全广II 第4讲
https://www.blisswisdom.org/teachings/dailylamrim2/2258-130004

好,接下來請大家繼續向下聽。

  那麼下面的「次第」呢?任何走這個路,一定有個次第,一定有個次第。比如說,我們爬樓梯,一定是下面一階階上來,沒有一個事情是例外的。不要小看這個喔,不要小看它呀!實際上那個次第是非常重要的。平常我們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要注意幾樣東西,平常我們說:質、量;質是講這個東西對不對,量是講這個夠不夠。隨便,譬如我現在說前面一杯水,我要喝水,那麼不僅僅是它水對不對,當然,不但對不對,還髒不髒,這個是就它的質純淨與否。單單這個質夠不夠?不夠,你說一滴水也是,一滴水喝了不能解決你的渴,還要什麼?量。所以質是要正,量是要足。除了這個對不對?還要一樣東西——次第。 [01′03″]

  小事情我們往往不大注意,忽視掉了,實際上呢,次第是非常重要。平常舉一個非常簡單的比喻,我們燒飯,我們大家曉得要米、要水,然後要火,把幾樣東西要洗。這個我們不能說反正要火、要水,大家混在一塊兒來,這個不按次第不行。你一定把那個米拿來先洗乾淨了,加了水,放下去燒。你不能說反正要水、要火,我先燒完了以後再洗,那個沒有用,那個沒有用。燒焦了,你怎麼可以?就算不燒焦,燒出來,髒的怎麼可以?譬如說燒菜——那是米的話,已經弄乾淨了——燒菜的話,你不能說那個菜田裡拔出來,我燒完了再洗,這個裡邊都是泥巴,然後呢,乃至於有農藥,一吃下去,本來給你營養的,反而把你毒死。所以「次第」,所以現在我們說,我們要想達到這樣的一個目的,應該走這樣的路,這個路過程當中還有必然的這個次第。 [02′14″]

  大家都有聽清喔?這一段師父是解釋了一下「次第」。次第,顧名思義就是先後的次第。談到次第,一定是先做什麼、再做什麼、再做什麼。那麼這個次第是不是固定的?還是可以相互移動的?然後師父講了前面的例子,比如講了燒飯等等,這個顯然是不能夠移動的,它的次第是絕對要固定的。就是先做什麼、後做什麼事,比如說先洗菜,然後煮菜、吃菜,這個是不能翻過來的。 [02′57″]
  所以,師父在這裡邊提到了質量,質要正,量要足,然後這個次第絕對不是一件小事情,說大家不要忽略它!提到這一點,我想問大家:請問此處的次第,是對什麼事情的次第呢?是在談這個「道」的次第,對不對?那麼次第,師父用非常簡明的、我們每天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來告訴我們:次第這件事,必須是先走下面的臺階,然後才能夠上上面的臺階。比如這本《廣論》,它用三主要道攝要,先是出離心,然後菩提心,然後空性。比如一個弟子想要尋覓真理的時候,先要尋覓善知識,善知識要有德相,這個弟子要具足弟子相,然後師生相應,才能夠生起道次第最初的上師相應的量,才能得到後面的量。這一切都是有完整清晰的次第,諸佛菩薩在千經萬論裡都在講這樣一個次第。 [04′14″]
  那麼此時此刻,師父把這個「次第」、「次第」二字送到我們的耳畔,一定要注意到這是關於「無上菩提道」的次第,和平常怎麼燒飯啊......我們平常的那些,是有著深廣意義的不同。舉個簡單例子,如何建立教法呢?它的次第是什麼呢?所以師父就建立了僧團。那麼在建立僧團之前,師父就想要把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講給很多很多的居士聽。在這個過程中,經歷了很多起起伏伏、天南海北的——捧著這本書,想把這本道次第無上的法寶送給我們。可以想像他老人家經歷了多少艱辛地探索,找到現在這種解釋的方式,我們容易聽,可以把心放進去,然後想要了解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到底在說什麼。師父的悲心和善巧,讓我們非常輕鬆地去了解什麼叫「次第」。 [05′27″]
  當然談到「次第」兩個字,現在我們寺院五大論班的法師,學習到了比如說《攝類學》的次第是什麼、《心類學》的次第,還有《釋量論》,乃至《現觀》、《中觀》、《俱舍》等等的次第,尤其是在菩薩道的次第裡,學習到了初地到十地的功德。可是在此處,師父就用煮飯啊、一杯水呀、上樓梯呀這麼簡明的喻,讓我們趣入到對無上菩提的次第的探討和希求。 [06′02″]
  所以在此很感恩師父,能用這樣非常平白的道理,讓我們知道次第這件事實際上是很大很大的!如果沒有前面的次第,那麼將沒有後面的次第;如果前面的次第沒好好努力的話,腳下的一步沒有,怎麼可能有以後的路呢?那麼此時此刻當下的你我在做什麼呢?我們就是在一起聽聞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,師父在解釋「次第」這兩個字。而這兩個字對我們生命的無上的意義是什麼呢?就是我們將了解如何徹底地離苦、如何究竟地得樂,它的次第是什麼。就如了解登一個樓梯、煮一個飯的次第一般的簡明的方式趣入,我們將要在我們的心中、在我們的生命中,開始對無上菩提之路的探索,這一定是一件很令人驚喜的事情。所以「次第」二字,終於落到我們的識田裡了! [07′12″]
  那麼這個次第,將在我們的生命中揭示出一重比一重的美好、一重比一重的欣喜。這個次第可能是經典裡面師父給我們講的次第,這個次第同時也是我們認識自心之後,在自心中所看到的次第。那麼這個次第一定是步步離苦、步步得樂,它是從眼下的迷惘、眼下的沉悶,慢慢地變清晰,看清腳下踩的是什麼?當下一步是什麼?當下一步的離苦得樂究竟是怎麼走法?所以還是回歸到佛法的實用性,它非常非常地貼緊我們的身心,它是腳踏實地的一條路,不是玄而又玄的空中樓閣,看著很好、說著很好聽可是不實用,不是這樣的!完全不是這樣的! [08′11″]
  師父指給我們的,就是這樣非常踏實、有次第可循的,而且非常真實的離苦得樂的一條路。所以非常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珍惜每一次學習的機會,把它好好地努力下去,看一看這個次第到底在我們的生命中重要到什麼程度?尤其是——最初的次第是什麼呢?步步的次第又是什麼呢?如果這所有的次第都關係著我的苦樂,那麼真的是一件很令人新奇的事情。 [08′50″]
听闻师父老师的讲解之后,大家讨论分享了“什么是次第”?“任何事是不是一定有个固定的次第”?

最后半个小时,请到缘亦法师现场Q&A:

1. 道次第是否一定固定?汉传佛教好像不讲次第? 
生活中有些事情的次第不是那么严谨,道次第中的次第是必然的、固定的。三士道各派差不多是一致的。道次第的概念,不是 只有宗大师讲,其他派别也有道次第,虽然略有不同,但总的次第是一致的。 有的法门看似不强调次第,但不是没有。如念佛法门,往生有不同的层次,九品往生,对应需要三种资粮,不同往生资粮指不同的次第,与道次第暗合。汉传三十七道品, 大乘《华严经》五十二个位阶等等 ,里面都有次第,有些没有在教理上面写明,但是吻合道次第的内涵。禅宗中的顿悟,只适合某一种根性的有情,道次第建立台阶可以让我们渐次的走上去,终究达到那样的高度。

从究竟一佛乘观点来看,一切有情都可以成佛,但是道路有远近曲直之别,正确的道次第很重要,否则可能不但达不到结果,反而是有反效果。就如师父在这里用炒菜的例子,如果次第错了,吃下去是有毒的。

2. 不是说众生平等吗,为什么对男女居士,要区分对待(指对法师的护戒,男众才可以近距离靠近法师)?
众生平等是究竟的观点,果相上已得到了圣义谛的显现。
从因地上(缘起)看,因为我们还是凡夫,还有分别心,看众生还是有差别的。因此佛要制戒保护。就比如,大朋友懂事了,不会去玩火或者其他危险的东西,而对小朋友就要有特别的规定。

3. 根器的问题:谁能判定我的根器(应走的修行证悟之道)? 
就像学校的入学考试,目的在于决定是否录取及分级分班,我们自己或是我们的家长不可以判定,只能是学校老师才能判定。
个人修学佛法的根器如何,真正有能力判断的只有佛或者能与佛智慧等同的菩萨,即最圆满的一切遍智。在佛经中,就有一位老人想出家,即使大阿罗汉看不到他的善根,不收他,后来佛陀却开许他出家。但是我们现生没有遇到佛,或者对佛的化身不认识,最好的方法是寻找自己相应的老师(善知识)由他/她来判断。

4.为什么广论第一轮学制的安排从15页听闻规理开始?(跳过前面的人殊胜、法殊胜) 
这是来自我们开班几十年的经验,还是“根器”问题。针对不同背景基础的同学(有的还不信佛或者相信其它)。前面两个单元(人殊胜,法殊胜)需要对藏传佛教的基础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听懂、有收获,否则会觉得枯燥。而听闻规理,不管同学信不信佛,学习之后马上就能用的上,体会到好处而提高学习的兴趣。听闻规理的运用也会非常广泛,可以用在人际关系,和人沟通和互动上面。有一位交大毕业的法师,大一时学习中等偏下,学习了听闻规理,到大一升大二成绩就变成了班级前面3~5%。所以很实用,一开始就可以趣入,引起我们对法的好要心。

5.问什么一轮广论要学三年多? 
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(不学这个,就要学那个),实际上广论是终身学习,不在它需要学多长时间,如果认为它真的有用,就会坚持学下去。 学制的安排如同进大学,是系统的学习,基础稳固,对比进补习班,是短期的针对性技能的提高,或者网络上面杂乱无章或者知识碎片化的学习,但是对于改善我们的生命发挥作用比较少。 完整的修学体系使想深入的人可以达到生命应得的高度。

6. 目前还没有接受六道轮回,我可以学下去吗? 
一位法师,出家了10年还没有相信前后世。说就算没有前后世他也会出家。佛法不是迷信,对于有无前后世要仔细辨析,在团体里有很多辅助教材(班长补充:比如《前世今生》、《死亡九分钟》),还有一些科学的证据。唯物论存在也就是几十年,是某个时代因缘下的产物,但是之前大部分人是相信有前后世。佛法流传了两千多年,要有理智的判断。现在还没有接受六道轮回的概念,当然是可以学下去慢慢的了解。

7. 佛经上面为什么说犯了某些罪就会到无间地狱,永无出期呢?也太严重了吧?
佛经上面说某些罪到无间地狱是指五无间罪,比如毁坏塔庙、杀阿罗汉(圣者僧)等。业感果的道理,不是有一个判官判几年。我们平常生活也可以看到,让我们落入某种情绪,比如父母和孩子之间卡住,见面就吵架,很久不能恢复。还有一些偏执的情绪。业的呈现会几百几千年的延续下去。内外因缘感得长时间的特别痛苦的业力。这是业的一种呈现方式。


课堂回馈表链接(请大家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多多回馈给我们,非常感恩大家!)

回向
般若住世、正法久住!
大觉多伦多中心和各地法人事业开展顺缘具足、违缘淨除,师父老师的心愿能早日成办!
加多19秋中心1班所有同学以及家属学法的顺缘具足、逆缘淨除!


特别回向:
高建民、肖志容、陈扬 业障病障悉消除,身心早日得安康!






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第14节课--讲说规理(二)&亲近善士(一)课堂笔记(仅限于本群 请勿外传)

第8节课--听闻规理(四)课堂笔记(仅限于本群 请勿外传)

第10节课--听闻规理(六)课堂笔记(仅限于本群 请勿外传)